父皇生辰宴上,大臣們再提立儲之事。
父皇沉默,三位皇兄推辭。
我卻打著哈欠,不停地揉著自己的眼睛。
因為我發現,自己好像得了癔症。
我……居然在每個人的頭上都看到了一行字,不管我再怎麼揉眼睛,那行字始終靜靜地浮現在大家頭頂,怎麼也消不下去。
而父皇頭上的字赫然是:「夏宣帝,元和三十年駕崩,傳位第三女長安公主,自此,歷史上第一位女帝誕生!」
「哐當」一聲。
手邊的茶杯被我不慎打翻在地。
Advertisement
我怔怔地望著那行字,滿眼不可置信。
我,夏長安,正是當今聖上第三女!
1
「三皇妹,你這是怎麼了?」
我的動靜鬧得太大,好幾個人的目光都朝我看來。
身旁的二皇姐也拉了拉我的衣袖。
我沒有說話,還是訥訥地盯著父皇的頭。
直到父皇朝臺下看來,.。
我才小心翼翼地收回目光,轉頭看向二皇姐。
但隻一眼,我便被驚得連連咳嗽。
二皇姐頭上也有字。
那個黑色的方框裡赫然寫著:元和二十五年,和親西戎;元和二十六年,亡!
2
如今正是元和二十五年。
如果二皇姐和父皇頭上的預言是真的。
那……二皇姐和父皇真的會在五年內相繼離世嗎?
我緊拉著二皇姐的手,臉色發白,剛想說些什麼,便看見西戎使者起身朝父皇行禮。
「大魏的皇上,在這大好的日子裡,我想向皇上為我們西戎的王討一位公主做王妃!」
剛才還熱鬧的場面瞬間寂靜,再無一人說話。
倒是父皇放下了酒杯,問道:「哦,不知使者看上了朕的哪位公主?」
西戎使者昂起了頭顱:「我們的王自然隻有皇上的嫡公主能配!」
話落,我身旁的二皇姐瞬間白了臉。
二皇姐是父皇唯一嫡出的公主,她已有婚約。
3
場面靜得可怕。
父皇黑了臉,大呵一聲放肆。
使者卻絲毫不懼,他直視著父皇,笑道:「大魏的皇上,若您以嫡公主下嫁,我們西戎願意與大魏停戰三年。」
話落。
剛才還寂靜的人群瞬間躁動起來。
大臣們交頭接耳,議論紛紛。
畢竟大魏和西戎交鋒多年,敗多勝少。
不知被佔去了多少城池。
如今若是能休戰。
大魏也好休養生息,積蓄力量。
果不其然,很快,便有朝臣進言:「皇上,如今天災頻發,百姓食不果腹,實在是受不了戰亂之苦了,若公主下嫁能換來邊境安寧,大夏的百姓定會感激涕零!」
「是啊皇上,想必長寧公主也願意為了這天下百姓嫁給西戎王!」
……
大殿內。
朝臣們相繼進言,討論得熱火紛飛。
而事件的主人公長寧公主卻眼神空洞,默默流淚。
早已失去長公主的雍容大度。
我的二皇姐夏長寧乃皇後嫡出,外祖更是清河崔氏,百年的清貴名門。
讓這麼一個從小被捧在手心中的金枝玉葉嫁去西戎這等苦寒之地。
委實算得上酷刑。
而且……西戎王如今已是知命之年,妻妾成群又子孫眾多,怎配得上我二八年華的皇姐?
想著,我心頭泛起一股難言的苦悶。
我……我不想讓二皇姐去西戎!
4
可惜,我隻是個無權無勢的公主。
而真正大權在握的皇兄們早已忘了昔日的兄妹情分。
大皇兄義正詞嚴道:「長寧性格溫順又識大體,嫁到西戎必會結兩邦之好!」
二皇兄頻頻點頭:「此乃國之良策,長寧是時候該承擔公主的責任了!」
三皇兄也表明立場:「我和二位皇兄的看法一致!」
此刻,明爭暗鬥的三人倒是難得地站在了同一方。
可是……他們想的卻是犧牲自己的親妹妹。
父皇的臉色更冷了,他直直地望著三位皇兄,語氣不明:「你們……可真是朕的好兒子呀,可……真好呀!」
話落,三位皇兄冷汗淋漓,齊齊下跪。
但父皇卻沒有搭理,而是看向二皇姐。
「長寧,你怎麼想的呢?你想嫁嗎?」
二皇姐一怔,顫顫巍巍地跪了下去。
她還未說話,西戎的使者卻貪婪地打量著二皇姐,搶先開口:「二公主如此貌美,我們西戎的男人定會好好疼愛你這朵嬌花的。」
如此粗鄙的言語讓在場的人都皺了眉。
但無一人反駁。
二皇姐也隻是閉上了眼睛,道:「回父皇,兒臣……兒臣願……」
話音未落。
我卻是再也忍不了搶先開口:「回父皇,二皇姐她不願意!」
5
瞬間,眾人的目光齊齊朝我看來。
就連父皇也詫異地問道:「哦?長寧自己都還沒說話呢,你又怎知她不願意?」
我挺直了背脊,毫無畏懼地迎上了父皇的目光:「我大夏開國皇上聖宗曾立下規定,我大夏不和親、不賠款、不割地!」
「二皇姐深受聖宗影響,又怎會違背聖宗的意願去和親呢?」
這番話似是扯下了眾人的遮羞布。
大家面上精彩極了,皆噤聲不再說話。
唯有父皇眼中泛著莫名的神採。
他站了起來,大笑道:「好……好,沒想到朕的兒子不爭氣,女兒倒是有我夏家的風骨!」
「我大夏自建國以來,公主從未和親,朕雖不如先輩般有雄才大略,但……朕絕對不會讓先祖蒙羞!」
話落,皇上猛地一拍桌子,掃視著呼啦啦跪倒一地的臣子。
「倒是你們是何居心,千方百計想毀我大夏聲譽?」
這話極重,眾人皆恨不得把頭磕頭進地裡。
頓時,大殿內請罪之聲此起彼伏。
氣氛嚴肅,我卻終於松了一口氣。
父皇已經表態,如今,二皇姐斷然不會有如小字所言般早逝吧!
我往二皇姐頭頂處看去。
隻見那方框中的小字果然變了。
我心中一喜。
隻是待看清小字內容時。
嘴角的笑意卻慢慢凝固。
「長寧公主,元和二十五年溺亡,後長安公主登基,追封其為鎮國長公主。」
6
我愣在了原地。
怎麼改變了二皇姐和親的命運,二皇姐反而會提前一年S亡。
還有,二皇姐身為父皇唯一嫡出的孩子。
身邊自是不缺暗衛保護。
又怎麼可能S於溺水?
這……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!
我思緒紛飛,腦海中浮現出萬千猜測。
直到……一聲冷笑從右側傳來。
「大夏的皇上,我西戎是抱著友好的態度來尋求合作的,既然貴國是如此態度,那我看我們隻能在戰場上爭個高低了!」
西戎的使者站了起來,他本就身材魁梧,臉大如鍾。
如今冷笑起來,倒是頗有幾分地獄使者的陰森感。
許多大臣被他鎮得說不出話來。
父皇的臉色也愈發沉重,轉著扳指,沒有說話。
那使者見狀,卻愈發自傲,先是毫無顧忌地打量了一番在場女眷。
然後把目光定格在了我身上。
「大魏的皇上,我們改主意了,我們西戎的草原確實養不了嬌花,相比於您的嫡公主,我想……我們西戎的王妃還是這朵野玫瑰比較合適!」
說著,他指向我:「我們各退一步,我們不要您的嫡公主,我們要她!」
7
話落。
無數的目光便紛至沓來。
有嘲諷、有幸災樂禍、有竊喜。
滿滿的都是對我的惡意。
隻有身旁的二皇姐落了淚。
抽抽噎噎地道:「三皇妹,對不起……是我拖累你了!」
我搖了搖頭,遞給了二皇姐一塊帕子。
便徑直站了起來。
我直視著西戎使者的眼睛,一字一句道:「本宮命貴,西戎王恐怕無福消受!」
「你……你這無知婦人,口出狂言,簡直是找S!」
西戎使者顯然沒想到我會如此不給面子。
他的臉被氣得通紅,那雙銅鈴大的眼睛似冒了火般,惡狠狠地瞪著我。
我卻絲毫不懼,隻是盯著他頭頂的方框道:「本宮看你們西戎才是在找S,瘟疫都快滅族了,使者你還有心情為西戎王求親,真是讓本宮佩服!」
8
一句話,成功讓西戎使者變了臉色。
就連一直沒有出聲的父皇都站了起來。
「長安,你這話是什麼意思?西戎是否發生變故了?」
我點點頭,十分認真道:「父皇,自這位使者開口求娶我大夏公主,兒臣就覺得不對勁了!」
「首先,我皇室祖訓絕不和親,眾人皆知,西戎沒有必要千裡迢迢來觸霉頭;其次,以兩國局勢來看,西戎隻有乘勝追擊,才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,可它居然為了求娶公主,甘願停戰三年!」
「兒臣不相信這是一個正常人能做出來的決策,所以大膽猜測,對於西戎來說娶公主比戰領地更重要!」
我的話擲地有聲。
父皇聽得連連點頭,追問道:「那長安以為,在什麼情況下,西戎會把求娶我大夏公主放在首位?」
我笑了笑,直直地盯著已經在暴怒邊緣的使者,一字一句道:「當然是西戎瘟疫暴發,但……求藥無果啊!」
9
話還未落,便聽到「砰」的一聲。
西戎使者直接踢翻了面前的桌子,朝我奔來。
他面容扭曲,聲如洪鍾:「信口雌黃的小兒,休要胡說!」
我沒有動,待到他被侍衛攔住。
才盯著他頭頂那方寫著「耶律勝,西戎大將,元和二十五年,西戎瘟疫爆發,求藥未果,亡!」的小字。
悠悠開口:「本宮有沒有胡說,派人去西戎一查便知,不過……既然想效仿北狄,通過求娶公主來獲得公主陪嫁中的藥方和良醫,怎麼……就學不會低頭了?」
西戎的使者便身子一軟,癱倒在地!
10
一場生辰宴無疾而終。
但……我夏長安卻是從此揚名!
如今京中誰人不知長安公主智謀無雙,在皇上的生日宴上當場戳穿西戎的陰謀。
讓大夏不費一兵一卒收復十餘座城池。
更讓邊塞百姓免受戰亂之苦。
隨著名聲而來的還有權利。
自生辰宴過後,母妃便由安嫔變成了安妃。
我們也搬去了更大的、離父皇更近的宮殿。
如今誰人不誇母妃生了一個好女兒。
就連父皇宣我進御書房時也贊道:「你母妃愚笨,不過你倒是隨了朕,西戎一事上你有大功,如今想要什麼賞賜?」
父皇笑得慈愛。
我卻有一瞬的愣神。
我一直是個不受寵的公主,母妃宮女出身,因生下我才得了一個嫔位。
自小我便明白自己的位置,在宮中如履薄冰地生存著。
最大的願望是及笄之後覓得一個好夫婿。
平穩地度過這一生!
若是在生辰宴之前父皇問我這句話。
我想我定會毫不猶豫地說:兒臣想嫁人!
可是……
我悄悄地看了一眼父皇的頭頂。
那行小字還靜靜地漂浮著。
「傳位第三女長安公主」這幾個字就如一團烈火。
把我的心燒得英勇無比。
我握緊了拳頭,回道:「謝父皇厚愛,兒臣確實有一件事兒想求父皇成全,兒臣……想進上書房!」
11
「哦?」
父皇笑容未變,隻是那雙眸子似能看透人心。
他注視了我好一會兒。
直到我的手心都沁出汗來。
父皇才拍著我的肩膀,開懷大笑:「好,我兒天資聰穎,確實隻有上書房的夫子能夠教導,朕允了!」
我暈乎乎的出了御書房。
待回到自己的宮殿。
消息早已傳遍。
太監宮女紛紛道喜。
畢竟,上書房作為專供皇子讀書的地方。
還未曾有哪個女子進去過。
我……可是頭一個!
唯有母妃黑著一張臉,並不搭理我。
我挽著母妃的手撒嬌,她卻轉過身去:「長安,我們女子唯有嫁得好才能活得好,讀那麼多書沒用,你看,母妃就是因為嫁給了你父皇,才能從一個農家女變成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娘娘。」
「你聽母妃的,趁現在皇上喜歡你,趕緊挑個良婿!」
母妃邊說邊從身側拿出一個冊子,她翻開第一頁,道:「這些都是母妃為你精挑細選的如意郎君,你看這個,鎮北侯府的二少爺,相貌出眾,文採斐然,最重要的是你嫁過去既不用當家又不用伺候婆婆,還有這個……」
母妃的手指不停地翻動著。
一張張男子畫像從我眼前掠過。
我卻隻覺得索然無味。
我現在如何能嫁人呢?外姓婦人如何能問鼎皇位?
我按住了母妃的手,剛想拒絕。
卻猛然看見母妃頭頂一閃。
再定睛一看,母妃頭頂的小字居然變了!
從「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太後」變成了「元和二十五年,薨!」
12
許是母後命運的變化給了我太大打擊。
當晚,我便高燒不退。
各宮的娘娘們都派人來看望了。